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章节习题-11_12

第十一章 康复医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现代康复医学的兴起与发展

  1. 1984年“七五”重点工程期间,国家卫生部陆续在河北省立医院、北京小汤山、辽宁汤岗子、广东从化等地设立了4个康复医学试点,逐步开始了现代化康复服务的尝试。
  2. 1984年,国家“七五”重点工程—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开工建设,标志着现代康复医学正式引入中国
  3. 三级康复服务网络正在逐步形成:早期康复、后期康复、社区康复

第二节 康复医学基本概念

  1. 根据工作内容和服务方式不同,康复可分为五个方面:医学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和康复工程
  2. 医学康复是指通过应用医学的方法和手段帮助病伤残者实现全面康复的目标,包括药物、手术、物理疗法等治疗手段,是康复的首要内容和基础。
  3. 目前康复医学采取的模式是生物-心理-社会康复模式。
  4. 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我国称为“亚健康状态”。
  5. 康复医学旨在预防和改善服务对象的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回归家庭、社会、学习、工作。 不包括治愈疾病

第三节、第四节 康复医学的基本内容、康复治疗技术

  1. 康复医学的工作内容包括康复预防、康复功能评定和康复治疗三部分。
  2. 中国传统康复疗法:整理、发掘、研究、总结用中国传统医学的伦理和方法解决康复医学中所面临问题的医学方法,包括按摩、太极拳、针灸、气功、推拿等。
  3. 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康复的最新定义是: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各种方法,使病、伤、残者(包括先天性残疾)已经丧失的功能尽快地、最大可能地得到恢复和重建,使他们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和经济上的能力得到尽可能的恢复,重新走向生活、工作和社会
  4. 听力残疾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听力障碍,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5. 残疾三级预防的措施包括:防止残疾变成残疾障碍或降低残疾影响的各种措施,如通过各种康复治疗、安装假肢、训练等,对残疾者直接干预,以改善或提高躯体和心理功能;通过职业咨询和训练,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或增强工作和学习能力;通过改变雇主和社会公众的态度和行为、保险等,促使残疾者重返家庭和社会。
  6. 康复医学的内容包括:康复基础学、康复评定学、康复治疗学、康复临床学和社区康复学等。
  7. 康复治疗由多学科的专业人员组成康复治疗小组共同进行。由康复医师召集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康复护师、心理医生、假肢及矫形器技师、社会工作者、营养师以及相关科室医生等出席康复评定会,确认患者的功能障碍、制定康复目标并制定、修正系统康复计划等。
  8. 康复治疗是康复医学日常工作的基本内容,最常用的康复治疗手段有:物理治疗、作业疗法、言语治疗、心理治疗、康复护理、康复工程、中国传统康复疗法、社会工作
  9. 运动疗法是物理疗法的核心部分,主要是通过运动(力学方法)对身体的功能障碍和功能低下进行预防、改善和功能恢复的治疗方法。
  10. 作业治疗是针对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指导患者参与选择性、功能性活动的治疗方法。
  11. 康复治疗是为帮助患者获得知识和技能,最大限度获得躯体、精神和社会功能的一个主动的、动态的过程。
  12. 各类残疾按残疾程度分为四级残疾,残疾一级、残疾二级、残疾三级和残疾四级残疾一级为极重度残疾,残疾二级为重度残疾,残疾三级为中度残疾,残疾四级为轻度残疾。
  13. 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修订通过了“国际功能、残疾、健康分类(ICF)”。用身体功能、个体功能、社会功能来表示健康功能状态。
  14. ICF包括三个关键部分:①身体功能和结构;②活动;③参与
  15. 根据残疾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分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和多重残疾
  16. 根据工作内容和服务方式不同,康复可分为五个方面:医学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和康复工程

第十二章:健康信息学  3~5% ★★

  健康信息学所占比重为3%~5%,所占的比重也较低,考题比较简单。

第一节 信息学概述

  1. 信息除具有物质的属性(如客观性、普遍性、有用性)外,还具有:①可识别性;②可储存性;③可扩充性;④可共享性;⑤可传递性;⑥可转换性;⑦可再生性;⑧时效性和时滞性
  2. 信息一般有4种形态:数据、文本、声音、图像
  3. 数据是载荷或记录信息的按一定规则排列组合的物理符号。
  4. 定量数据:反映事物数量特征的数据,如长度、面积、体积等几何量或重量、速度等物理量。
  5. 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认为:“信息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邓宇等人2002年提出的“信息”概念与定义:“信息是事物现象及其属性标识的合集”。在管理信息系统领域,一种被普遍接受的观点认为,“信息是经过加工过的数据,它对接收者有用,对决策或行为有现实的、潜在的价值”。 但是信息不一定正确
  6. 信息从不同角度可分为:①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②管理信息、社会信息、科技信息和军事信息;③一次信息、二次信息和三次信息等;④数字信息、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等;⑤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⑥实在信息、先验信息和实得信息;⑦有用信息、辅助信息、无用信息和有害信息;⑧前馈信息和反馈信息
  7. 按信息的加工顺序可将信息分为一次信息、二次信息和三系信息
  8. 按信息的反映形式可将信息分为数字信息、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
  9. 按信息的作用可将信息分为有用信息、辅助信息、无用信息和有害信息
  10. 数据的种类很多,按性质分为:定位数据、定性数据、定量数据、定时数据
  11. 按表现形式可将数据分为:数字数据、模拟数据。模拟数据又分为图形数据、符号数据、文字数据、图像数据等。

第二节 健康信息收集、分析与利用

  1. 健康信息包括:健康相关信息、疾病相关信息、健康素质能力、健康寿命等信息
  2. 信息收集原则包括:计划性、系统性、针对性、及时性、完整性、真实性
  3. 健康管理者通过对群体健康信息科学、客观的分析、汇总和评估,作出社区诊断,分析主要健康问题危险因素和目标人群,为制订干预计划提供依据,为企业、机关、团体提供群体健康的指导建议和相关的健康需求参考资料,通过讲座、咨询、个别重点对象的针对性指导、服务等方式,切实落实有效的干预措施,达到最大的防治疾病和健康改善的效果。
  4. 电子病历(计算机化病案记录),是居民个人在医疗机构历次就诊过程中产生和被记录的完整、详细的临床信息资源,它是用电子设备保存、管理、传输和重现的数字化的患者的医疗记录取代手写纸张病历,它的内容包括纸张病历的所有信息,具有超越纸张病历的机能
  5. 个人健康档案是指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其健康状况的发展变化情况以及所接受的各项卫生服务记录的总和
  6. 健康档案以个人健康为核心,动态测量和收集生命全过程的各种健康相关信息,满足居民个人和健康管理需要建立的健康信息资源库;是社区顺利开展各项卫生保健工作,满足社区居民的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生育指导等“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需求及提供经济、有效、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的重要保证。
  7. 电子健康档案是以电子化方式管理的有关全人全程健康状态和医疗保健行为的信息档案。
  8. 高级应用: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可以把健康档案中的信息通过互联网来传送,从而达到远程会诊的目的,建设以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为基础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健康信息资源共享。
  9. 初级应用:可首先利用计算机实现一些简单的信息管理。即利用计算机管理软件,对个人、家庭、社区健康档案中的各种文字资料进行记录、查询、检索。

  10. 信息收集的方法包括:访谈法、实地观察法、问卷法

  11. 访谈法是以谈话为主要方式了解某人、某事、某种行为或态度的一种调查方法。
  12. 实地观察法是由调查员到现场对观察对象进行直接观察、检查、测量或技术而取得资料。

  13. 与健康管理相关的卫生服务记录表单主要有以下六个部分:基本信息、儿童保健、妇女保健、疾病控制、疾病管理、医疗服务

  14. 信息收集原则包括:计划性、系统性、针对性、及时性、完整性、真实性
  15. 信息整理一般可分为三步:①进行信息分类;②进行资料汇编;③进行资料分析
  16. 健康信息包括:健康相关信息、疾病相关信息、健康素质能力、健康寿命等。p273
  17. 健康相关信息包括:①生理、心理社会适应;②营养与环境;③运动与生活方式
  18. 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包括电子政务、医保互通、社区服务、网络转诊、居民健康档案、远程医疗、网络健康教育与咨询、农村合作医疗等。
  19. 个人健康信息可用于分析、评价其健康状况和健康危险因素,据此,制订有针对性的个人健康管理计划,提出具体的健康改善目标和健康管理指导方案,并针对健康危险因素的发展趋势进行相应的生活行为方式干预指导。

第三节 居民健康档案概述

  1. 建立健康档案的基本要求包括:①资料的真实性;②资料的科学性;③资料的完整性;④资料的连续性;⑤资料的可用性
  2. 在我国,一般将居民健康档案分成三个部分,即个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和社区健康档案
  3. 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包括:社区的人口学资料社区居民健康问题的分布及严重程度社区居民健康危险因素评估社区人群的发病率患病率及疾病构成病死率及疾病率社区疾病谱及死因谱等。
  4. 建立健康档案的主体是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 社区动员潜力是指社区内可被动员起来参与和支持社区居民健康服务活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6. 社区卫生服务资源包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社区卫生人力资源状况两部分。社区卫生人力资源指在社区中各类医务人员及卫生相关人员的数量、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专业结构等。
  7. 家系图是以绘图的方式来描述家庭结构、医疗史、家庭成员间的遗传联系、家庭关系及家庭重要事件等。
  8. SOAP记录形式中的四个字母分别代表不同的含义:S(subjective data)代表服务对象主观资料O(objective data)代表客观资料A(assessment)代表对健康问题评估P(plan)代表对问题的处理计划
  9. POMR模式是指以问题/患者为导向的记录方式
  10. 社区卫生服务的主体是全科医生
  11. 健康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①自愿为主,多种方式相结合;②体现健康管理和连续性服务的特点;③科学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12. 社区居民健康状况资料包括:①社区人口学资料;②社区患病资料;③社区死亡资料;④危险因素调查、评估与干预
  13. 社区人群患病资料包括:社区人群的发病率、患病率、病残率、社区疾病谱等。
  14. 社区人口学基本资料包括:社区的总人口数、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寿命、负担人口比例,以及年龄、性别结构、职业、教育程度、文化、婚姻、种族等人口学因素构成比例
  15. 社区健康档案中的社区基本资料包括:社区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自然气候、环境状况、卫生条件、宗教、传统习俗等)、社区的经济和组织情况、社区动员潜力
  16. 社区健康档案一般包括社区基本资料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社区卫生服务状况社区居民健康状况等。
  17. 家庭基本资料包括:家庭各成员的基本资料、家庭类型、内在结构、居住环境
  18. 家庭健康档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家庭基本资料、家系图、家庭评估资料、家庭主要问题目录、问题描述、家庭各成员的个人健康记录和家庭生活周期健康维护记录
  19. 健康检查计划应根据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和健康状况决定。还应依据社区人群健康资料及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决定。
  20. 健康监测是指系统地、连续地收集与健康状况和影响健康状况的各种因素相关的资料后,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得出健康有关的信息,并对个体或群体进行传播健康知识,以指导疾病预防、控制和促进健康。
  21. 个人健康管理档案的基础资料包括:①个人的人口学资料(A对),如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婚姻状况、种族、社会经济状况、家庭状况及家庭重大事件;②健康行为资料(B对),如吸烟、酗酒、运动、饮食习惯、就医行为等;③临床资料(D对),如患者的主诉过去史、家族史、个人史(药物过敏史、月经史、生育史等)、各种检查及结果、心理精神评估资料(E对,这也就是指的心理评价资料)等。使用费用的资料不需要记入个人基础资料(C错)。
  22. 以预防为向导的健康记录包括:预防接种、健康体检、危险因素筛查及评价等。
  23. 个人健康档案以问题/患者为向导的记录主要包括:个人基础资料、问题描述、健康问题随访记录、转会诊记录
  24. 建立健康档案的基本要求包括:①资料的真实性;②资料的科学性;③资料的完整性;④资料的连续性;⑤资料的可用性
  25. 在我国,一般将居民健康档案分成三个部分,即个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和社区健康档案
-------------本文结束感谢您的阅读-------------